孙宗信:镇平北顶祖师之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哦!!
伏牛山余脉在我县境内延绵数百里,耸峙起许多峰峦,主峰是险峻的五座山峰,像一个人叉开的五个手指,中间的圣垛主峰一峰擎天,峰顶上建有祖师庙。主峰常常云雾弥漫,登高一望,一览众山小,祖师殿建筑群风光秀丽,云雾缭绕,山高林密,飞瀑流泉,恍若仙境。
在千尺绝顶上修筑的神仙府邸,源于何时?谁是这一座道观的建造人,这里供奉的祖师真武大帝又是哪一位仙家?来历如何?
历来是众说纷纭,使人真假难辨,甚至于道观里的道人也不辨真伪,以讹传讹,千余年来,成为一桩历史悬案,始终没有结论,有的说祖师真武大帝是张三丰,有说是玄天上帝,有说是唐朝道士吴筠,有说是明朝皇帝朱允炆,到底是哪一位大仙呢?
让我们虔诚的登上千级石阶,在缭绕的仙气里探寻大仙的足迹吧。
据镇平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著名道士吴筠在此创建了吴筠观。也就是现在的祖师庙。
吴筠,今陕西华阴人。生性清高孤傲,不愿意在世间沉浮,就到南阳倚帝山隐居。倚帝山据说就是今天的五朵山。
这么说来,吴筠就是祖师庙的创建人了。
然而,细细推敲,发现这种说法存在有几个疑问。
疑问一,迄今为止,县内没有发现有关吴筠建祖师殿 的碑文记载和只言片语,南阳道教综述中,历数东汉到明清南阳寺庙道观建设兴衰的历史,大到南阳玄妙观,细到镇平县城隍庙、卢医庙、高丘城隍庙,无一遗漏,唯吴筠和他建设的祖师殿没有任何记载。不能不使人怀疑它是否真实存在过。
疑问二,笔者在《水经注》《山海经》里查阅倚帝山情况,倚帝山是和婴侯山 大孰山 卑山 鲵(ní)山 雅山 皮山,支止山等山系在一起论述的,看不出具体的方位,也不能确定就是镇平五朵山。
《山海经》《东山经》里说:“再往东南二十五里,是座葴山,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汝水,水中有很多人鱼,又有很多蛟,还有很多的颉。再往东四十里,是座婴山,山下有丰富的青雘,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再往东三十里,是座虎首山,有茂密的柤树、椆树、椐树。再往东二十里,是座婴矦山,山上多出产封石,山下多出产红色锡土。再往东五十里,是座大孰山。杀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北流入瀙水,沿岸到处是白色垩土。再往东四十里,是座卑山,山上有茂密的桃树、李树、柤树、梓树,还有很多紫藤树。再往东三十里,是座倚帝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山下有丰富的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鼣鼠,长着白耳朵白嘴巴,名称是狙如,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里就会发生大战争。”
你能从这段引文里看出倚帝山的具体方位吗?硬要说倚帝山就是今天的伏牛主峰,是否缺乏理论的有力支撑?是否有些牵强?
连倚帝山究竟是哪里都说不清,我们怎么能确定是吴筠建设了祖师殿?并且是北顶祖师殿的主人?
疑问三,民间的几千年相传都用北顶来称呼圣垛。而与北顶相对应的湖北武当山就叫南顶,南顶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皇家道场。明朝皇帝作为国教的基地。这样一个威名赫赫的皇家道场竟与名不见经传的五垛山庙宇相提并论,并称南顶北顶,在名称上形成并列关系。这绝不是一个吴筠道士,一个小小道观的名份所能承担的。北顶肯定与皇家道场的南顶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不然,这座深山古寺也不可能毫无渊源的就攀上了名山,有这样大的排场。肯定有一位道家学派的著名道人用形迹串联起了南顶北顶,使南顶北顶因为他的名声而并联成为道教名山。那么,这名道人又是谁呢?
 疑问四 镇平县的有关记载及民间传说说,明永乐元年,明朝皇帝朱允炆曾在北顶隐居,后死于南顶武当,被朱棣封为真武祖师,命天下道观一律供奉。这么说来,朱允炆就是祖师庙的创建人了,但是,这种记载和传说罔顾历史真实,与历史真相大相径庭。这种说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至少来说是没有读过明史。
打开明史,明朝的历史上浸满着血腥和恐怖,朱明王朝的统治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恐怖的王朝之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传位于自己的长孙朱允炆,就是建文帝,可是皇位却被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看上了,于是,就爆发了一场叔侄的皇位争夺战。叔叔朱棣为了争夺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打着“靖难”的旗号,集结重兵,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双方在战场上各自投入了几十万兵力,殊死相拼,势同水火。在连续数十年的战火中,大半个中国成了一片焦土。在死尸和血泊中。建文帝朱允炆这位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大明帝国皇帝被自己的亲四叔朱棣夺去了皇位。
建文帝朱允炆在最后关头,见大势已去,在皇宫放了一把大火,在大火中不知所终。
 建文帝的下落成为一桩千古谜案。朱棣因为江山是篡来的,来路不正。为了封人之口,举起血腥的屠刀,大开杀戒,杀尽了建文帝的旧臣,朱棣深恐朱允炆以正统皇帝的巨大号召力来推翻自己抢来的皇位,还多方搜捕朱允炆本人,要斩草除根。他在国内广布锦衣卫,任凭上天入地,也要找到朱允炆下落,可以说是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但多年动用大量的密探和军队大肆搜捕朱允炆,还怀疑朱允炆逃到了海外,因此要派郑和率庞大的船队穿过大洋到西海岸查找建文帝及其余党的下落。《明史·郑和传》中记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不惜花费巨大财力,三宝太监郑和带着锦衣卫七次下西洋,寻访朱允炆,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样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岂能有一丝和缓余地?建文帝对夺了自己江山的朱棣直呼叛臣贼子。朱棣对自己的侄子必欲赶尽杀绝,这不共戴天之仇,岂有一丝温情?假若朱允炆从南京皇宫逃出,南京到镇平,千里迢迢,他不逃往西南的崇山峻岭,为什么会逃往难于隐藏的华北大平原,隐于镇平祖师殿,他能逃过朱棣的天罗地网吗?他能逃出锦衣卫无孔不入的魔手吗?还不被朱棣的军队和锦衣卫早早捉拿,秘密处死还是幽闭终生,岂有被封为真武祖师,命天下道冠供奉一说?这种说法显然把朱棣看得过于温情,而温情的朱棣是不可能夺侄子的皇位,并制造诛十族的恐怖血案的。
许多道观庙堂为了显赫和香火旺盛,就胡乱拉一个名人供奉,就像今天许多地区争抢历史名人一样,就是为了拉动经济,为了赚钱,镇平五朵山不管青红皂白胡乱拉一个朱允炆充作镇庙之宝,也是这个道理。
既然以上的记载都不甚可靠,甚至出现了如此荒唐。那么,北顶祖师殿的主人究竟是谁?真武大仙究竟是哪位神人呢?排除了北顶祖师为朱允炆的可能,也大致否定了吴道士为祖师的可能。那么,作为与南顶并列的北顶祖师到底是那位仙人呢?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一个在道教界赫赫有名的道人,他就是被称为传张邋遢的真人张三丰。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张三丰一心向道,他穿着草鞋走遍了山山岭岭,要找到一处极为幽静的地方潜心修行,走到今日的豫西南地面时,看到五座山峰直刺云天,人迹罕至,三丰大喜。他在圣垛割草搭庵。住了下来,潜心修行了二十年,尚不能得道,还是肉胎凡身,他的踪迹又被上山捕虎采药的山民侦知,住处不再清净,三丰于是舍了北顶,到湖北的武当继续修炼,在武当山修行了十年,仍不得道。张三丰恨自己质地粗陋,三十年尚不能得道,一时性起,作诗一首:“悠悠歌,悠悠歌。四十八岁空消磨,人生寿命能几何!株守仙山十六载,燕赵往来成逝波。倒不如携琴剑,整笠蓑,东走蓬莱唱道歌。”来到危崖边,纵身跳下了深不可测的山涧,想了断自己的肉体凡身,耳畔生风,飘若秋叶,将要跌入涧底的时候,忽然有了漂浮之感,飞过来一片云托住了他,把它托出深涧,他是得了道尚不自知。此后,真人张三丰被封了祖师,他求道二十年的伏牛山主峰号作北顶,武当山号作南顶。都在山之极颠筑了道观,塑了金身,自明以来,香火不断。张三丰纵身跳下深涧的危崖唤作舍身崖,在半山险峻处,筑起了一片片的殿宇来。南顶与北顶的祖师庙,香火很盛。张三丰的种种奇闻异事,一直流传到今天。据传:张三丰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名道士,时人称之“活神仙”,他是一代武学宗师,练就不死之身,有人说他活了四百多岁。行踪莫测。张三丰个子很大,胡子很硬,像戟一样刺出去;行踪诡秘。人人皆以为他是神仙中人。张三丰吃饭、睡觉均无规律可言。《明史》载.他有时三五天才吃一领饭,有时数月不食。但不吃则罢,若吃则食量惊人,史称“所唆升斗辄尽。”睡觉也怪,他不睡则已,一睡便是月余。在严寒的冬天,他却睡在雪堆里,睡得很熟。鼾声闻于四远。他不修边幅,任其脏臭,时人呼为张邋遢。他竟以此为荣,时常自称“邋遢道人”。 
只有张三丰这样半仙半人,名头甚大,被相传为仙人的人物,在伏牛主峰修炼,后又到武当继续修炼,他的事迹串连了南顶北顶,才能使两座山形成并列关系,才能使大名鼎鼎的道教名山武当山把简陋袖珍的北顶并列为南北二顶。。
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已成千年谜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建文帝是死于自焚?还是逃亡在外?这一历史悬案,由于好事者杜撰了建文帝流亡西南的不少故事,致使几百年来史学界始终争论不休。随着1991年,南京建邺路拓宽工地发现规模宏大的地下水道;1998年,又发现建文帝出逃的涵洞,加上上海《文汇报》记者徐先生经过七年考证与实地踏勘,现在基本上可以下结论:当时,建文帝没有死。
无力回天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在几个忠臣陪伴下从燕雀湖后宰门的一个涵洞口仓惶逃离京城。然后,由天禧寺主录僧乘一小舟接应进入太湖,将他们君臣藏匿溥山普济寺。建文帝就在普济寺里隐居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文汇报》记者徐作生先生在穹窿山的拈花寺附近踏勘出了建文逊帝葬身的皇陵,彻底揭开了这一历史悬案。关于这一历史悬案的来龙去脉,可参考徐作生先生的专著《建文帝亡命何方》一文。
除了这种说法以外,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断桥乡龙爪村东南的晒甲山西侧岩壁上,有一块长约100米、高3米的土红色的石壁,上面分布有20余个非镌非刻、非阴非阳、似隶非隶、似篆非篆、形若古文的符号,字迹红艳似火,虬结怪诞,这就是被世人称为绝世之谜的“红崖天书”。自明朝弘治初年被发现以来,迄今500年来尚无一人能够真正地破译,有研究者认为,“红崖天书”的神秘性完全不亚于古埃及的金字塔、秘鲁纳期卡地画、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 500年来,“红崖天书”引起了众多中外学者的研究兴趣,曾有“诸葛碑”、“古彝文”、“自然石花”等推断,甚至有人推测这是外星人留下的遗迹。据说郭沫若、丁文江等著名学者也曾尝试破译,但一直没有定论。 
学者林国恩于1990年从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山水文化大观》等书中了解到“红崖天书”之后,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从此将自己的全部业余时间扑到了破译工作上。
他对“天书”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为了揭开“天书”神秘的面纱,林国恩近9年来可谓沥尽心血。他反复阅读了《中国篆书大辞典》、《古文字通典》等七部字典,作了数万字的笔记。他遍览历史、诗词、地理、兵器、佛经等各类书籍,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心得。他把“天书”摹本放大贴在家中卧室,早晚躺在床上仍冥思苦想。他还三上贵州,实地考证。他的这项业余研究得到了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学者林国恩经过九年考证,认为红崖天书是建文帝的“讨燕檄诏”。
林国恩认为,建文帝在宫中放火后,实施了“金蝉脱壳计”。
建文帝在亲信随从的保护下,隐匿到了贵州的山谷之间。在躲避了数月后,建文帝很想号召臣民支持他东山再起,推翻朱棣,但苦于自己的身单力孤,加上朱棣的爪牙众多,难于应付,便想出了这么一个讨伐朱棣的檄文,让随从以金文的变体加上篆体、隶书、象形文字、草书以及图画的形义综合成一种“杂体”,然后用皇帝诏书的形式写于红崖之上。
林国恩把“天书”直译为:燕反之心,迫朕(皇龙)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残酷杀害(段、殴、牢、杀子民),致尸横、死亡、白骨累累,罄竹难书。使大明日月无光,变成囚杀地狱。须降伏燕魔做阶下囚(斩首消灭)。丙戌(年)甲天下之凤皇——允(火+文)(御制)。
分析了以上史料,我们可不可以做出一个判断,也算一个结论,真人张三丰应该是南顶和北顶祖师殿的主人。他就是真武大帝。
作者简介:
孙宗信,男,河南镇平人,供职于镇平广播电视局;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文联签约作家;镇平县第六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镇平县作家协会主席,《涅水文学》主编;南阳作家群重要成员,入选南阳市文联10名签约作家之一,加入“文化南阳”创作计划,是南阳散文界领军人物之一。曾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电视台电台发表(播出)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杂文、广播剧、电视艺术片600余篇(部),其中100篇左右在国家、省级文学作品评奖中获得金奖、银奖等奖项,多篇入选国家或省级大型文学刊物。散文《李贺的梦》《狼的教育方针》等篇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小说《老堆》等被选入中学语文试卷;散文《二十四节气四题》、散文《二胡》等篇被多家网站或杂志转载,产生过较大影响;出版散文集《寻找清凉》《孙宗信散文集》《解密家园》《一片扁扁的阳光》等5部,将近100万字。
总 编:孙宗信 副主编:李华凌 张瑞敏 执行主编:小 微 裴雪杰 审 核:周鹏桢 曹向辉 编 委:陈志国 李信昌 牛永华
杨朝惠 王东照 郭成志
李浩雨 涅阳三水
徐志果 马龙珠
来稿要求: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摄影作品等,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
投稿信箱:279169517@qq.com
微信号:lanxinhui88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