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一首咏怀诗,朴实直白,含蓄深沉,人到中年才能读懂

白居易是中唐杰出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质朴,很多作品更是如同白话,却深受读者喜爱,很多人都能背诵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名作。诗人从小聪慧好学,虽然三十出头才进士及第,并且仕途也是非常坎坷,但是乐天却一直坚持诗歌创作,还与刘禹锡、元稹等诗人经常诗书往来、相互鼓励。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波澜曲折,乐天也不例外,虽然晚年生活比较闲适、快乐,但他年轻时也经历了很多磨难,甚至有时还一度痛不欲生。下面介绍白居易的一首咏怀诗,朴实直白,含蓄深沉,人到中年才能读懂。
咏怀唐代:白居易
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这首诗创作于乐天被贬江州时期,唐代元和12年,当时作者远离故土和亲人,不仅觉得孤单寂寞,而且以为自己的仕途再也没有希望了!
不过诗人也许天生就具有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虽然处境窘迫,条件艰苦,但乐天最终还有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倒。他时常独自在河滩散步,也不时孤单一人坐在月下思考,看似闲庭信步,其实内心里却激情汹涌。
有一天诗人在河堤上漫步,凉风习习、水波粼粼,诗人也思绪万千,他想到了少年时代的宏伟志向,也想到了入仕后种种辛酸,更想到了曾经读过的很多诗文,其中就有屈原的《离骚》。
开篇抒写诗人在宦海沉浮中的感受,“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 虽然仕途失意,诗人并没有陷入颓废,经过一番历练,他不仅不再惦记那些浮名虚利,而且逐渐地学会了顺其自然。
接下来诗人又承接首联,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改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每个人都不是圣贤和神仙,很少可以做到不骄不躁。可是诗人却说自己做到了喜忧不形之于色,是非也不牵挂于心。
这样的描述好像轻描淡写,其实诗人一定经历过极其激烈的内心斗争。没有谁天生就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没有谁能够面对功名富贵,心中可以不起一丝波澜。“功用深”三字,表明了诗人修养的加深,同时也带来了从外到内之改变。乐天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定纠结过、痛苦过!
颈联转而展现其在江州的闲适状态,“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诗人不过问妻子儿女,他只管喝酒;甚至懒得整理衣冠,醉后就抱琴弹唱,完全不顾及别人是什么感受。
诗人将河山草木当成知己,把诗酒古琴认作良朋,人生之路虽然迂回曲折,但醉后的梦中却怡然自得,即使醒后不过是一片虚无缥缈。
写到这里,乐天又自然而然想到了那些与自己有相似经历之人,特别是曾经让他倍感震撼的屈原。“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作者否定了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的做法,同时也委婉地彰显出自己安贫乐道的旷达之情。
诗人却感慨前贤不知天命,只是一味地悲吟,而不懂得急流勇退,或者良禽择木而栖。虽然白居易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关键时刻也会学习道家和禅宗的文化。
白居易的这首七律质朴无华,全文浅显易懂,却值得人们深思。面对困境,作者没有消极颓废,也没有效仿那些隐逸山林的高士,而是暂时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实在愁闷之时,乐天也善于调整情绪,喝酒、吟诗、散步、弹琴,终于度过了那些难熬的岁月。
少不更事,很多事情只有到了中年才能体会,白居易的这首诗情感深沉,非有相似的经历不可完全理解。明净的天空、碧绿的河水,还有锦绣的自然、浩瀚的宇宙,都会让诗人得到启迪,也感悟出人生的丰富内涵。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