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额吉:都贵玛的感人故事

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上,有一个故事在流传,这就是“心中的额吉”都贵玛的故事。她用无私的爱和无尽的奉献,温暖了无数寒冷的心灵,成为了年轻人与孩子们心中的母亲。

额吉的称号是怎样获得的?

在1960年,18岁的都贵玛成为了28个孤儿的照顾者,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孩子。这个平凡的姑娘,肩负起了“额吉”的责任。那些来自南方的孤儿,因历史缘故被送往内蒙古,他们个个有着不幸的过去。都贵玛用心中的大爱,抚平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在岁月的洗礼下,她通过微信群与这些孩子保持着紧密联系,分享生活点滴,宛如一个真正的母亲。

这些年,都贵玛不仅照料孤儿的生活起居,还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壮。看着昔日的孩子们,逐渐成长为有责任感的成年人,她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正如她所说:“只要他们过得好,心中的额吉就没有白当。”

难产母亲的救命恩人

都贵玛的故事不仅仅停留在抚养孤儿。在内蒙古草原上,女性生产是一场生死考验。在那个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的年代,许多年轻母亲在生产时遇到困难,甚至面临生活危险。都贵玛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进修接产技巧,成为了身边妇女的保护神。

她在1975年接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在千里之外的情况下,凭借自己学到的聪明,成功挽救了一位难产母亲和她的孩子。从那以后,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纷纷求助于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数以十计的年轻母亲在她的帮助下安全分娩。都贵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心中的额吉”是什么,她不仅是孩子们的母亲,更是社区中的守护者。

爱心不止于此

时光荏苒,都贵玛的心中始终有着对他人的关怀。她的生活中,总是能够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些曾经失去父母的孩子、需要照顾的年长者,她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种责任感和爱心,仿佛不仅仅是对孤儿和年轻母亲的帮助,而是在构建一个关爱的社区。

即使在她身体不再如昔日那般强健时,仍然有人说“心中的额吉”这个称号依然适合她。她努力参与志愿活动,从汶川地震到帮助边防的官兵,都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额吉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划重点:心中的额吉

都贵玛的故事无不让人动容。“心中的额吉”不仅仅一个称号,更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它象征着爱、关怀和担当。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都应该向她进修,把关爱和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在每一个草原的角落,都隐藏着这样的“心中的额吉”,正如都贵玛,默默为他人奉献。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担负起这样的角色,让爱在草原上生生不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