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蓬|想象魏晋河西


点击关注 | 文学依然神圣
作家专栏栏
1-乌梢岭上的烽燧是进入河西走廊的标志
编者按:日前,陕西作家王蓬历时三十年寻叩古道, 完成《从长安到罗马》《从长安到拉萨》《从长安到川滇》丝路系列作品,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三部六本力作,共1644页, 182万字。这套丝路系列作品是陕西省委宣传部推出的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一经出版便被新华社、人民网、华夏经纬网、文化艺术网、中国图书网、陕西传媒网、中国甘肃网等多家媒体重头推出,仅新华网浏览量近50万。《中华读书报》也刊发书评,引发读者广泛关注,为让读者感受到三条历史悠久的古道百科全书式的独特景观,欣赏到古道沿途引人入胜的风俗长卷,和“一带一路”新丝路日新月异的壮阔变迁。浅海文苑将以每周一篇刊出,以飨读者。
想象魏晋河西
文|王蓬

中华大地,辽阔无垠,在历史岁月中,发展亦不平衡。比如春秋时代,中原已进入生产发达、百家争鸣的封建社会,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刚进入奴隶社会。魏晋南北朝时中原陷入“永嘉之乱”,河西走廊却相对平静,诚如我国学界泰斗陈寅恪先生概括:“盖张轨领凉州之后,河西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急拢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当时民谣也说:“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意思长安沦陷,血没脚腕,凉州泛指河西却十分平静。由于动乱,大批士族进入河西,带去中原发达的文化,大批流民的到来,既为开发河西提供了劳力,又带进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河西四郡的发展和繁荣。
2-魏晋古墓便深埋在这样的戈壁牧地之下

论季节,进入四月,已是暮春,若在中原或江南早已是莺飞草长、小麦秀穗、油菜结荚、秧苗返青。但在河西走廊,远处巍峨的祁连雪山,冰雪方才消融,千山万岭得到滋润,变得鹅黄淡绿,一顶顶帐篷飘起袅袅的炊烟,一家家主妇们早早起来,熬好奶茶,吃饱喝足的牧人骑上骏马,打开圈门,放出早已按捺不住、奔跳的马群和撒欢的牛羊,旭日的光辉洒遍祁连山麓,明暗分明地勾勒出千山万岭的轮廓。牧人甩动响鞭,牛犊羊羔撒欢,一个牧童赶着一只黑牛、一只黄牛、三只黑羊、九只白羊,在溪水边饮水。一位胡人手举牧马杆,赶着六匹飞奔向前的马匹,其中三匹枣骝马,三匹白马,个个膘肥体壮,体形矫健,千里牧场充满了无限生机。山脚下到处流水淙淙,沿途九曲回肠,汇纳百川奔腾而出,祁连山下干枯了整个冬天的石羊、黑河、疏勒三大水系的大大小小的河床满溢丰腴起来,再顺着长长短短纵横交织的渠道流进无垠的田畴,原野开始复苏,柳枝萌芽、桃花开放、燕子呢喃,不炎不凉的春风满含春草树芽气息、吹拂着长长的河西走廊。
3-今日絲路–穿越山丹长城的连霍高速
远处,随着一串铃声,一骑快马奔腾而来,驿使头戴黑色帻巾,身穿皇缘袖领巾衣,手举简牍文书,策马如飞,这是递送公文的驿使来临,沿途颁发前凉王张轨诏书,各地守军务应不违农时,实行军屯。“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塞之路。”汉开河西,到魏晋,邮驿已成网络,十分发达,几天光景,河西四郡各县得到诏令纷纷响应,督戍卒屯田,士兵们纷纷从兵营,从承守卫长城烽燧列队出来,开往野外垦荒屯田。还专门设典农都尉,负责丈量田块,分发农具、耕牛、籽种,参加屯田的士兵其实多为农家子弟,对犁地、耕田、撒种、施肥、锄草、收获并不陌生。而且,河西承平日久,年青士兵浑身是劲,正无处发泄,你一铲垦出一尺见方,黑的流油的沃土,他一锄定要挖下牛头大的土块,整个河西原野,人影晃动,人喊马嘶,一幅热气腾腾的屯垦画卷,真正实现“无事则以之为农,有事则调之为兵”,寓兵于农,几年光景,河西沃野连片,稼禾连年丰收,不仅垦荒务农,还放牧、养猪、种菜、喂鸡,凡属军需,大多自产,士兵自给有余,无需劳烦百姓。“永嘉之乱”,大量远自河南、山东,近自秦川、陇右流民拖儿带女,荜路蓝缕,汇聚河西,前凉王张轨专辟武兴郡安置流民,并配发给耕牛、籽种,划定区域,由其垦荒播种。
4-魏晋砖画[驿使图]曾入选我国邮票图案
其时,河西走廊环境远胜于今日,雪水丰盈,树木茂盛,亿万斯年积淀的沃土成片。俗言:“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中州流民,历经丧乱,倍受兵灾人祸,死中逃生,奔赴河西,能有安身之地,播种之田,无不感恩涕零。春日来临,岂肯违背农时,流民中自然不乏能工巧匠,铁匠盘起红炉,打造各种犁铧、铁锄、铁铲,木匠则做出弯犁辕、长柄耱耙,皮匠则用河西上好牛皮割鞣缰绳,一切就绪时,男男女女,早来到田野,按划定的田块,男扶犁,女播种,前开垦,后耱耙,鞭声清脆,黄牛奋蹄。原野上,一树树桃花粉嘟嘟地盛开,一家家满怀憧憬忙耕忙种,这幅一千六百年前,魏晋时代的河西春耕图,绝非凭空想像。而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是魏晋河西墓壁砖画上的真实场景。
5-丰富多姿的砖画
事情起缘于三十多年前的一起偶然发现。1971年初秋,嘉峪关市城郊一位牧羊的农民赶着羊群在戈壁放牧,正是那种没有风沙,风和日丽的绝好天气,中午时分,啃饱了草的羊群在温暖的阳光下,挤卧在一块。牧羊人便也在沙丘上躺下来,舒适地伸起懒腰。无意中他发现沙丘上有洞穴,好奇心驱使他用牧羊鞭杆伸进洞中探试,发现是空的,用流沙试探似乎深不见底,他四周察找,见到砖砌的墓洞。不定里面有宝贝,牧人这样想,心中充满激动。可惜那天晚了又没带工具,他便使了记号回家。第二天,他约了另外一位牧人,一边放羊,一边挖洞,终于挖到墓门,打开一看,是一座被盗过的古墓,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包括那些价值连城的魏晋画砖在他们眼中,不过破烂砖头,回村后,他们便把古墓的事说了。群众听说全是破砖块,谁也没在意。直到后来嘉峪关市文物部门知道这事,才没有马虎,他们一边勘探现场,一边向上反映,最后,经过中省专家的开掘鉴定,认为两位牧羊人无意中发现的竟是一千六百年前魏晋古墓,而且,这块已被风沙戈壁夷为平地的古墓群占地竟达十三平方公里,古墓达一千七百余座。此消息传开,引起河西走廊各地对魏晋时期古墓的关注。结果,在河西地区又发现武威旱滩坡古墓群,张掖高台骆驼城墓群,酒泉崔家南湾墓群,敦煌新店台墓群等,这些古墓群多为魏晋时期,表明这一阶段,河西生产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古人视死如生,才会出现如此众多巨大的古墓群落,且都构筑豪华,用彩色画砖砌拱墓道,保持地也都比较完好。目前已发掘十八座墓,出土七百六十幅彩绘砖壁画,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农桑、畜牧、园林、酿造、驿传、营垒、狩猎、出巡以及庖厨、宴饮、梳妆、奏乐、舞蹈、婚丧……这些砖画多和墓主人生前活动相关,由于墓主社会职业复杂多样,决定了砖画内容的丰富多彩。连接起来,就是一幅魏晋时期河西走廊极富人文气息、生动真切的生活长卷。
6-河西在魏晋时代农业获得长足发展
这些魏晋砖画,由于出自不同地方多位民间画师之手,风格尽管不同,但多采用简洁质朴的工笔结合写意,有很强的纪实性,提供了魏晋时期河西走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民族等诸多方面的珍贵资料。可以起到“补史之阙,详史之略,纠史之错,续史之无”的作用。
7-魏晋砖画农耕图

丙子年(2006)秋天,我在探访古居延额济纳途中,在嘉峪关文友胡杨安排下,参观了嘉峪关发掘开放最早,规模也是最大的一座古墓,没有想到,古墓竟在戈壁下面十几米处,整个戈壁滩上,平展展的几乎看不见任何墓冢痕迹。从河西走廊现存的安葬方式看,皆是大戈壁上平地起冢,这应是传承已久的方式。古墓被深埋戈壁,惟一的解释是,毕竟塞外,风起沙移,历时千年,把古人平地起冢,用画有彩画的砖砌起的墓冢年复一年地掩埋,终于深埋于地下,正是如此,方才保护完好,让我们目睹这批国宝的同时,也尽可想象一千六百年前魏晋时代河西走廊丰富多彩的生活。
8-今日河西风光
附录:黄河皮筏
黄河因兰州进入都市,兰州因黄河倍添气势。
到兰州若不零距离接触黄河,堪为憾事。据在兰州长大的友人陈淮讲,早年黄河水大,吞没两岸滩地,正好游泳。少年时代,三伏天气,游完黄河,爬上岸来,在垂柳下遮阴,又去瓜田弄来黄河蜜大饱口福,何等惬意!如今两岸砌护,垂柳砍光,要去黄河弄水,只能花钱乘羊皮筏。
羊皮筏作为一种独特的水上运输工具,历史悠久,据《后汉书》记载:汉代已有前往青海驻守的校尉带兵“缝革囊为船”;《宋史》记载更为仔细:“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可见古人早就利用牛羊整皮经过加工,使之成为渡过天险黄河的工具。我在探访丝路途经甘肃、宁夏、青海乃至西藏,都曾目暏当地群众利用整张羊皮,晾干涂油防水,吹胀后利用浮力,连为排筏载人,在惊涛骇浪中渡过黄河。
9-作者与黄河筏工
羊皮筏看似简陋,实不简单,是西部群众为生存生活的伟大创举。世代居住在黄河上游的汉、藏、蒙古、撒拉等群众,既受黄河惠泽又为巨流阻隔,两岸群众婚丧娶嫁,商贸游牧,不可能不往来。黄河上游多为游牧民族,牛羊为大宗出产。他们发现羊皮可以整张扒下,只要扎紧四肢和脖颈,吹胀后便有浮力,就地取材,在窂杀牛羊时采取“浑脱”,即尽量保持毛皮完整,以便充气利用浮力,渡人过河。但直接使用,毛皮易腐,难以持久。于是在实践中长期探索,积累了一整套制作羊皮筏的丰富经验,诞生出制作羊皮筏料的能工巧匠。黄河上游甘肃、宁夏、青海各地在制作羊皮筏上, 工艺不同, 各有所长。但有一项共同:那就是对于制筏所用羊皮严格选择,专挑秋高羊肥,皮亦丰厚时节,最好为体型高大的山羊,宰杀采取“浑脱”,不伤毛皮;然后拨毛除垢,经过凉干,加油盐防腐;隔年春天来临,日照充足,再给羊皮定型,扎紧四肢,涂抹油盐,充气为囊,然后晒干;至于连接羊皮囊的木材,也必选用柳木泡桐,柔韧耐泡且多浮力,扎框连接的羊皮囊常八只十只不等,多为日常家用,能渡数人即可。以一人能背动为限,晚间背家妥存,用时再背河边。一只皮筏若保养得体,用几十年甚尔两代人的都有。
至于锅庄商行,每年则有大宗黄河上游所产毛皮、药材、牛羊需运出,往往采用载货大筏,系用80至100个羊皮囊连接,由多个经验丰富的筏工掌撑,一次可载货数吨,从上游贵德起航,近至兰州、白银,远则银川、河套,白天在黄河击水搏浪,晚则靠岸餐饮歇息,一趟往返常达数月之久。在漫长岁月,黄河羊皮筏工与大漠驼队马帮如同双子星座,共同谱写了西部丝路辉煌,在老一辈西部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时至今日,皮筏驼队早为火车汽车取代。黄河羊皮筏却保留下来,其制作羊皮筏的工艺有了申报“非物质遗产”资格;在兰州黄河中山桥下,还成为一项旅游项目。程序是先花20元乘冲锋舟逆水而上,从黄河铁桥至上游三公里处河心岛下船,再花20元改乘羊皮筏顺流漂下。尝试一回,感觉是坐冲锋舟逆水而上如箭出弦,舟尖翘起,穿越晶亮灿黄的浪花之间,惊险刺激。乘羊皮筏则紧贴水面,真切感受黄河波浪汹涌澎湃,仿佛有千钧之力,无坚不摧,浪花不时溅涌筏上,打湿衣裤,冰凉渗肤,却又让人感到无限快意!
10-黄河古渡沿用至今的羊皮筏子
经典回顾
王蓬/三訪郎木寺
王蓬|河西名城:武威
王蓬|河西名城:酒泉·敦煌
王蓬|河西名城:张掖
王蓬|河西长城·名关
王蓬/丝路重镇兰州
王蓬/天水流韵有“麦积”
王蓬/河西回纥通商道
王蓬/河西走廊:丝路锁钥
王蓬/祁连山中驯鹿人
王蓬/祁连山的河流
王蓬/穿越祁连山
王蓬/沙漠绿洲民勤
作者简介
(说明:王蓬和他的著作)
王蓬,国家一级作家二级岗位(二级教授)曾任陕西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创作40余年,结集50余部。曾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全国首届徐霞客游记奖等多项奖励,并有多种著述翻译国外。系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文图来源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