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拆模试块的送检时刻并非固定天数,而是以实际强度达标为前提,具体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强度阈值。下面内容是综合规范及操作的关键要点:
一、送检时刻要求
1. 基本时刻范围:
2. 独特工况调整:
二、强度合格标准
拆模强度要求因构件类型和跨度而异,需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规定:
| 构件类型 | 跨度要求 | 最小强度标准(设计强度百分比) |
| 板 | ≤2米 | ≥50% |
| | 2米 8米 | ≥100% |
| 梁、拱、壳 | ≤8米 | ≥75% |
| | >8米 | ≥100% |
| 悬臂构件(如雨篷) | 所有跨度 | ≥100% |
> 注:强度检测以试块抗压试验结局为准,需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报告。
三、试块制作与标识规范
1. 制作要求:
2. 标识与送检:
四、不合格处理与注意事项
1. 未达标处理:
2. 管理要求:
拓展资料
拆模试块送检需同时满足时刻下限(≥7天) 和强度阈值(≥75%设计强度),并严格遵循制作、标识、见证送检流程。实际工程中应结合构件类型、跨度及环境条件动态调整,确保拆模安全与结构质量。建议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明确各部位拆模强度要求及检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