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体中唐代思妇盼夫归,裙带解蟢子飞,铅华不弃待君归 玉台体唐诗

玉台体中唐代思妇盼夫归,裙带解蟢子飞,铅华不弃待君归 玉台体唐诗

《玉台体’里面的《昨夜裙带解》一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将思妇盼归的急切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权德舆以“铅华不可弃”寄托了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无限期盼,每一句都透露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闺情诗的真挚与含蓄,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首经典之作中,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深情。

铅华不可弃的全诗

铅华不可弃的全诗,宛如一幅细腻的画卷,将一位思妇对丈夫归来的期盼与激动,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玉台体》,全诗如下:“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在这首诗中,“铅华”代指脂粉,象征着女子的妆容;“藁砧”则是丈夫的隐语,诗中描绘的情景,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昨晚,女子的裙带忽然松弛解开,她心中涌起一丝期待;今朝,她又看到蟢子双双飞来,这让她更加坚信,丈夫即将归来,她急忙描眉擦粉,梳妆打扮,不愿放弃任何一丝机会,以最美的姿态迎接丈夫的到来。

这首诗情感真挚,朴素含蓄,生动地展示了女子期待丈夫归来的心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活情形,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玉台体十二首作品选析

权德舆的《玉台体十二首》是仿效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里面的作品风格而创作的,这组诗主要描写闺情,情感真挚、朴素而含蓄,既通俗又不失雅致,第十一首诗尤为引人注目,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古代女性在春闺独守时,因思夫而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和情感波动,诗中,女子在寂寞的夜晚,思念着远方的丈夫,期待着他的归来,她细心观察着身边的景物,寻找着丈夫归来的征兆,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以及她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这两句诗,描绘了女子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以及对归期的期盼,在古代,裙带解有时被视为一种吉祥的预兆,可能象征着束缚的解除或好运的到来,在这首诗中,裙带解被女子视为可能预示着远方行人即将归来的信号,因此她心中充满了期待。“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前句写这位女子昨夜裙带自解,后旬写今天早上这女子又看见长脚的蜘蛛飞来了,裙带自解是夫归之兆,蟢子飞也是喜兆,于是这女人满心欢喜,认为丈夫真的要回来了。

《玉台体》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玉台体》是唐代权德舆的作品,共十二首,主要描写闺情,下面内容是其中一首的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原文: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译文: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鉴赏: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思妇对丈夫归来的期盼,诗中的“裙带解”和“蟢子飞”都是吉祥的征兆,象征着丈夫即将归来,诗中的“铅华不可弃”则表达了女子为了等待丈夫归来,保持着精细的妆容,不愿放弃任何机会,这首诗情感真挚,朴素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格。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下一句是什么?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的下一句是:“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和猜测,她急忙梳妆打扮,不愿放弃任何机会,以最美的姿态迎接丈夫的到来。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是什么意思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的意思是女子没有卸妆,说不定丈夫快要回来了,这句话表达的是女子为了等待丈夫归来,保持着精细的妆容,不愿意卸妆,希望能在丈夫突然归来时以最美的情形相见。“莫是藁砧归”也表达了女子心中的期盼和猜测,或许丈夫就要回来了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