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具有极强的持久性。无论是利用天敌昆虫、病原菌还是病毒类生物农药,生物防治能够持续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天敌昆虫为了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连续捕食害虫。而生物农药则通常具有水平传播或通过虫卵传播的能力,不仅能够抑制当代或当季的病虫害,还能对下一代的病虫害产生一定的抑制影响。
生物防治相对安全。在治理病虫害的经过中,生物防治技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从而降低了农药残留,进步了果品的安全性。
生物防治更加环保。它减少了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对环境以及土壤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其他物种产生不良影响。
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等。生物还具有应激性,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除此之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并能对所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这些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对于生物防治的缺点,它见效相对较慢,需要一定的时刻来建立微生物种群并发挥影响。生物防治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经验积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仍然是一种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有效技巧。它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生态体系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壮的生物。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在实际应用中,生物防治内容包括利用微生物防治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前者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后者则主要是利用寄生蜂和寄生蝇来防治害虫。
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某些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达到控制虫害或病害的目的的技巧。它的优点包括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没有或极少污染等。但也要注意,生物防治的杀虫影响较慢,不如化学药剂速效,且受到气候条件等影响的影响。